天才童星成名的坎坷背后:嗑药酗酒、生母自杀养母暴毙

渣男究竟可以渣到什么地步?抛妻弃女,一个人在外地逍遥,连生活费都不给。一个月,三个月,后来干脆永远不回家了。

还说自己手里没钱,让十几岁的女儿用自己的钱给老婆处理后事。良心都被狗吃了。

哦对了,这女孩是他们两口子领养的。身世很惨,生父游手好闲、不知去向,生母当着她的面撞车自杀,从小在孤儿院长大。

就算是领养的,也得尽到监护人的义务吧?渣男偏不,说当时领养她回家只是想要老婆闭嘴,自己才不认她这个奸诈的孤儿当女儿。

不处理老婆后事,把女儿赶出门还没完。当女儿提出可以出钱买下这栋房子,渣男又打算讹上一笔,价值5000美元的房子,他要7000。

最好的报复是成功。觉得我们母女啥都不是?觉得我没有那么多钱?7000就7000,今天起这房子是我的了,你也不要再和我来往。

今天想讲的就是这部年度爽剧《The Queens Gambit》。虽然有些人写过,但有很多衣服的细节和故事他们都没讲到,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好好说说。

有地方翻译做《女王的棋局》,其实Queens Gambit专指国际象棋中的一个开局方式,叫《后翼弃兵》才对,也是呼应了女主最后功成名就的那盘棋。

整部剧围绕着象棋展开。但不用担心,即便你是跟宇博以及剧里这位大哥一样只玩过大富翁,对象棋一点不懂也没必要担心看不明白。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浓缩版《延禧攻略》,从小有象棋天赋却出身不好的女主,一路升级打怪,最终成为世界冠军,很过瘾的。

开头讲的家庭矛盾只是女主成名成功之路上的一部分阻碍,还遇到了药物、酒精上瘾等各种各种。全剧只7集,集集紧扣,一点不拖泥带水。

当然啦,如果你是个国际象棋爱好者更是不能错过。剧组专门请了国际级的象棋大师做指导,还复原了历史上很多有名的棋局。

故事改编自Walter Tevis(沃尔特·特维斯)的同名小说。原型据说是身世最悲惨的美国天才棋童Bobby Fischer(鲍比·菲舍尔)。

Bobby Fischer 13岁出道,14岁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15岁成为最年轻的世锦赛候选人,29岁拿到世界冠军。

3年后痛失冠军,患上精神疾病;17年后重返棋坛,却因政治因素被全美通缉;逃到日本又因使用无效护照被关押,最后在冰岛去世。

原作者在小说发布第二年就去世了。影视化也是一波三折,1992年有导演拿下版权,经历公司变动,导演去世,时隔28年终于被拍出来了。

宇博推荐它,不仅是因为剧情爽,画面还十分养眼。对称的构图、低饱和度的配色都很高级。

演员也是赏心悦目。女主的三任男友里有童星出身的Thomas Sangster(托马斯·桑斯特),17年前《真爱至上》里可爱的小男孩现在变得痞帅痞帅的。

初恋,美国何书桓(并没有说他渣的意思)有点Rami Said Malek(拉米·马雷克)和Oscar Isaac(奥斯卡·伊萨克)结合的味道。

一直默默付出的室友+床友虽然不够帅,但他是童年的回忆啊。还记得《哈利波特》里的达利表哥吗?他瘦了!他瘦了!

女主Anya Taylor-Joy(安雅·泰勒-乔伊)以前做模特的,精灵系长相,虽然演了超级超级多恐怖片,但仍然不妨碍她走出屏幕做个仙女。

前段时间还看了她演的电影《Emma》,配上造型,整个就跟玩具店橱窗里走出来的洋娃娃一样。

《后翼弃兵》里60年代复古造型也被她穿得漂亮。服装也是这部剧的亮点,7集下来女主换了80多套衣服,不夸张地说,每套都好看。

不像隔壁《艾米丽在巴黎》用心写剧本,用脚做衣服。《后翼弃兵》预算有限,但造型师还是很完美还原了60年代的风格。

你看,女主一直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比赛,空姐们都跟当时各个国家空姐穿得一样。

服装厉害的地方还在于,女主从美国一路到俄罗斯。每换一个地方,心态和境遇也随之变化,造型师也用服装把这些变化表现了出来。

最关键的是,设计师为此淘了很多古着,去致敬了当时很多服装大师,很多衣裳后面都藏着一段故事,下面就听宇博详细讲。

剧是用插叙的方式去讲,从巴黎那次宿醉输棋讲回女主小时候。生母撞车自杀时她穿着淡绿色亚麻连衣裙,上面有妈妈亲手绣上的名字。

这件衣服贯穿着整个故事的始终,每到一个关键点,这件衣服就会以不同的方式“重现”一次。往下看就知道了。

在孤儿院的日子都是穿的修道院的童装,我直接从女主被领养说起。不会涉及剧透,请放心阅读。

那时候女主走的都是乖乖女风格;娃娃领衬衫+深色背心裙+针织开衫是她的标配。其实你仔细看,还是和之前在修道院穿得差不多。

女主是想要好看衣服的,路过模特前都会多看几眼,但没有钱,而且就像她妈说的,她一心在下棋这件事上,也没心思打扮。

因为穿得土,她还被班里的“时髦名媛”同学笑话。就是因为女主的衣服都是在当地的Ben Snyder商场买的。

这家商场线年才倒闭。商场走综合亲民路线,是沃尔玛的前身。放到现在相当于在恒隆买衣服的笑话在家乐福买衣服的。

之后她拿了洲冠军得了奖金,养母也愿意去投资她做个棋手,带着她到处比赛,也买了新衣服,但依旧是嘛,还是娃娃裙居多。

可以看到女主的衣裳充满各种格纹元素和黑白色调,其实也是为了去呼应国际象棋的配色和棋盘格。不断强调:下棋是她生活的全部。

第一次和初恋正式约会的那件羊毛格纹裙就是造型师专门淘来的一件60年代的古着,但那时女主穷嘛,不是啥有名的牌子。

我觉得那时女主的穿搭还挺有意思的。因为赚的少,不得不一件衣服反复穿,但她总能穿出很多新花样,比如这件:

拿到国家冠军后她来到墨西哥。赚得够多,更有资金打扮自己了。也从娃娃裙变成了各种优雅拘谨的小礼服,也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

收获了友谊,收获了亲情,也算是收获了爱情,下棋不再是她生活的全部,这时候大面积的棋盘格少了很多,但会出现在小细节里,比如纽扣上:

这条裙子也是造型师以60年代西尔斯百货家的一件古董裙为原型做的,虽然那时女主已经赚了钱,但还是负担不起太贵的衣裳的。

画面里看是有些偏白,其实是跟小时候绣着她名字的裙子一样是淡绿色,前面也说了,每到重要转折,裙子都会以不同形式重现,这次是重新收获母爱。

女主刚出道那段时间,我觉得最时髦的反而是她妈。看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家裹着碎花睡袍,但一出门就立刻精致起来。

大概心里有着“我是冠军的妈妈,我女儿可是大明星”的感觉,去哪都是一身精致的A字裙。

据我研究,她还有一套大场合必穿的战袍,女儿毕业典礼穿,女儿冠军决战的时候也穿。

这大概也是她衣柜里最贵的一件衣裳,是一套1955年的Christian Dior。但剧组预算有限,造型师只能自己复刻了一套。

收腰的A字裙是典型的Dior New Look。当时Dior在美国很火的,50年代Dior的时装出口量占整个巴黎的75%。公司有一半的利润都是美国人贡献的。

其实在故事发生的1966年,Dior的New Look在法国已经不那么流行了。毕竟是个美国家庭主妇嘛,还是家里没啥钱的那种,也合理。

养母去世,女主也打算把重心都放到事业上。为什么人家能成为世界冠军?就是因为打完炮人家可以把男人赶走,先研读上一本国际象棋的书。

说回衣服。母亲离开之后,单是从造型就能看出女主从女生到女人的成长。大多都是干练的裤装,走成熟优雅的干练路线。

这里女主穿得最多的是一件André Courrèges的中古衬衫。之所以选这件衣服是因为它黑白的图案就像是棋盘的分区,也代表着女主把重心重回棋坛。

很多这个年代的美剧都会去致敬当年Dior、Givenchy之类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品牌的衣裳,但《后翼弃兵》却致敬了很多大家没有那么熟悉的品牌。

André Courrèges就是其中之一。大概是因为有空军飞行员的背景,André Courrèges有很多未来感、科幻感的元素。

他发明了超短裙,用短裙配短靴的风潮也是从André Courrèges这里开始的。

之前是个被同学嘲笑的土妞,到后来去了巴黎被模特朋友夸奖衣品好。造型师也用了很多设计大师的衣裳去表现女主风格的转变和品位的提升。

依旧是像棋盘分区一样的集合拼接图案。我看很多公众号都说这条裙子的灵感是来自Yves Saint Laurent那条蒙德里安裙,胡扯。

Pierre Cardin因为商标被国内不良商家抢注,还把盗版货开到中国的各个角落,所以大家想到皮尔卡丹最先想到的就是土啊丑啊质量还差。

其实Pierre Cardin是那个年代的设计大师,大家在街上看到的那个皮尔卡丹跟他本人没关系。也是他把时装带到大众的生活里。

他说那时候时尚只存在于巴黎左岸圣日耳曼街区的高级舞厅和酒吧里,他希望设计大众也可以穿的时装。

1979年的时候他就在中国办了秀,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中国办时装秀的品牌。

当年中国连专业模特都没有。模特都是当时的负责人从街上找来的,有卖菜的,还有纺织女工,这也是中国第一支正式的模特队。

也是从Pierre Cardin之后,Yves Saint Laurent等设计师才陆续来到中国办秀,他推动了中国时尚行业的发展,但却被黑心商家害的那么惨。

他本人也很爱中国文化,今年很流行的Balmain、Balenciaga都在做的宝塔肩元素,就是他从中国的佛塔上得到灵感而发明的。

女主穿了不止一条Pierre Cardin的裙子,大决战上那条淡绿色的裙子,也是来自1968年的Pierre Cardin。

从养母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没想到又遭遇了养父不干人事,事业上也遭遇了瓶颈,女主也开始自暴自弃,每日酗酒。

没有啦,其实是在模仿她家电视里播放的Shocking Blue的主唱Mariska Veres(玛莉丝卡·韵文),也是70年代最火的乐队。

之所以选这首歌还有造型,我觉得是想表达女主一直在坚持做自己,但发现人生越来越糟糕时,反而有点自暴自弃,跟风随大流算了,没什么要坚持的。

也刚好呼应了女主妈妈告诉她的那一句:“永远不要忘了自己是谁”。这应该也是这部剧想要告诉我们的。

自暴自弃之后女主遇到了之前输给过自己的棋友,也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我就不剧透了。总之,女主开始走出阴霾,走上封神之路了。

她来到苏联参加世界级的比赛,向之前没有打赢的对手继续进攻。为什么是去苏联比赛呢?原著里写故事发生在冷战时期。

美国和苏联不仅是在政治上,文化方面也有在较劲。在国际象棋方面美国一直不是苏联的对手,也是因为如此国务院还专门派了专人陪她去。

刚到苏联女主就换上了一身气场两米八的女杀手风套装,带着要把现场所有人打得片甲不留的架势。

女主棋风凶狠,造型师也选了好多条气场很足的André Courrèges小黑裙给他穿。

最后一集就是在女主的各轮比赛里来回切,衣服也是一直在换换换换,眼花缭乱。

每次比赛结束女主都要穿上这件Samuel K Robert的古董大衣穿越成群的记者回到车上,完全是女明星的感觉。

最后大决战上的那件羊驼毛连身裙是造型师专门为她设计的,下面搭配了一双Roger Vivier的中古鞋。看到这个颜色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故事结尾,女主穿了纯白羊绒套装。灵感是来自国际象棋中的那枚皇后棋子。有什么含义,你看完剧就能明白了。

衣服我讲完了,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求助大家,谁知道哪有卖这个蜡烛吗?想要!就现在!立刻!

Leave a Comment